結束在菲律賓明答那峨島的義診旋即自行先返台,隔日再飛往肯亞,一刻不得閒,這樣的行程多年來對我而言已是日常生

活,但常常在這樣的忙碌中,得到意外的收穫。

肯亞Dadaab探路期間,在奈洛比(Nairobi)所投宿的旅館,前身為住宅,在英國殖民時期所建造、占地約10英畝,庭園歷經

百年歷史置身其中彷彿穿梭時光隧道。優雅旅館旁的大樹開滿了紫色的花,在晨曦照耀下,令人驚艷! 此般美景,不就是

忙碌中的意外驚喜嗎?



肯亞紀錄

9月15日

一早5點多飛抵非洲肯亞, 在入境事務處,與路竹會肯亞籍女義工Stellah,及租車司機 Dickson會面之後,隨即從奈洛比

(Nairobi)往東出發,經過5小時車程來到了蓋瑞薩(Garissa)。Garissa是距離難民收留所Dadaab最近的小城巿,人口約

七萬人。



9月16日- 參訪Dadaab 難民營

一早便往難民營出發,從Garissa到Dadaab有一百多公里的泥土路,即便路況顛簸,但是沿途灌木叢裡豐富的野生動物,如禿

鸛、斑馬、長頸鹿、鴕鳥、瞪羚、犬羚、羚羊、松鼠…等,為路程增添了一些有趣的記憶。印象最深的,是在黃昏時分夕陽

照耀下,瞥見一對獵豹正緩步穿越馬路,美麗的場景讓我來不及拿起相機記錄這一刻,只能存在腦海裡。如果你在路上突然

看到有獵豹的話,很肯定地,你正在非洲。

巨大的禿鸛成群棲息在樹梢。

沿途灌木叢間,野生動物穿梭其中,好不熱鬧。

沿途偶而停駐腳步,記錄當地風土民情。



抵達Dadaab難民營

    1. 在抵達Dadaab後,我們很快地和聯合國難民總署(UNHCR)在Dadaab地區負責醫療衛生的主任安柏爾頓醫師(Dr.Ann Burton)

      見面,詢問難民收留所的需求及我們可提供的援助。

    2.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是台灣第一個得到在Dadaab地區內三個難民收留所: Ifo、Dagahaley 和 Hagadera的參訪通行証的

團體 。(上圖我所配掛的即為通行證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Dadaab難民營管理中心入口標示了參與援助的國家國旗及國名。

由Dadaab難民營管理中心入口向外望出去的道路街景。



也許是受到戰爭電影的影響,一般人一聽到「難民營」或「難民收容所」 (Refugee Camp)一詞,通常會聯想到有鐵絲的圍

欄、不人道的管理、擁擠的寢室及糟糕的居住環境.....。但是,Dadaab一點也不是如此。我們參觀Dadaab難民收留區內三大

主要營區: Ifo、Dagahaley及Hagadera。其中Ifo最大,而Dagahaley則屬最富裕。

 

事實上,Dadaab難民收留區成立至今已21年,一直都由聯合國難民總署(UNHCR)和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來管理。最近由於非

洲各國政爭、乾旱問題及大量難民的湧入,讓肯亞境內的難民收留區,再度引起全球重視。

難民營區內,由聯合國難民總署(UNHCR)和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共同管理的帳篷。



Ifo為最大的收容所,也是住著最多從Somalia因旱災而逃來的難民。由於難民人數增加速度太快,已超過原難民營設計安排

的可容量,國際非政府組織很難在即時提供所有難民民生所需及其要求。因此,聯合國難民總署UNHCR正計劃再多增加2

個難民營,好應付及容納持續增加的難民。

途中偶遇三位正背著木柴的婦女,用相機記錄下她們害羞卻美麗的瞬間。

與當地難民營裡所謂的「難民」交談以了解確切生活情形,但是他們衣著光鮮,若不是在難民營裡見到他們,很難想像他們是難民。



Dagahaley及Hagadera的收留所內的難民,多半在此地已待上很久的時間,而很多在當初是帶著家當及金錢來的。在聯合國難

民總署(UNHCR)及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管理下,難民營區已成立了很多公共設施,如車站,醫院,學校,商店,巿集。此

地離索馬利亞(Somalia)邊界約100公里,Somalia的難民來到這裏是為了食物。難民收留所提供了相對安全的環境與不匱乏的

水源。由於成立已有21年,自然形成的巿集,也提供著食物及民生用品,這是在動亂乾旱的Somalia無法得到的。有的居民甚

至建造了有柵欄圍著的獨立房子。孩童們可到學校就學,並學習英文。成年男性有的也擔任此地區的警衛,有穩定的工作。

難民營區域中的市集。

攤販販賣著色彩鮮豔的當地飾物,也吸引我下車尋找可買回當禮物或紀念品的東西。

難民營當地公車站



雖說難民人數突然增長,生活條件變得苛刻,尤其是對新加入的難民們,但情況仍會被解決,就如同此地的Dagahaley及

Hagadera一樣。難民不再是難民,而是遷移到比原先國家較安全的地方生活。生活在非洲雖然辛苦,但我們不能夠以自己

的標準去衡量。

已定居多年的難民,當初帶著家當及金錢來,在聯合國難民總署(UNHCR)及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及協助下,他們的生

活品質已達到一定水平,並自己建造了獨立的房子。

正在排隊等待領取用水的孩子們。在難民營裡設有數個取水站,雖是面臨乾旱,但民生用水並不匱乏。

探訪難民營的過程中,聯合國難民總署(UNHCR)當地負責的人員告訴我們,其實在國際媒體的報導之下,世界各地很多的醫

護人員願意來此提供醫療服務,事實上他們目前遇到真正的問題是設備的短缺,尤其是牙科最需要。短期的義診協助並不能

改善他們真正的問題。

而依我去過近40個落後國家及多年的義診經驗,發現許多國家捐贈的先進醫療設備,外觀仍新,但卻遭閒置,其中問題有三:

 

1. 醫療器材消耗品用盡卻無法再補充。(當地並無販售)

2. 醫療器材毀壞,當地沒有專業人士與零件可維修更換。

3. 重要器材或零件,莫名失蹤,遭竊取變賣的可能性極高。


因此我提出以上三點問題,並與UNHCR 安柏爾頓醫師(Dr.Ann Burton) 及 國際非政府組織研商,若他們能有效解決上述現象

後,路竹會將捐贈一所牙科診所所需數量之醫療設備,並提供三年的設備維修以及耗材補給預算。目前正與相關人員連繫,

以確認後續如何進行。